生醫創業家要思考的幾件事

作者:Alan Walton1:general partner at Oxford Ventures(e-mail: awalton@oxbio.com).

在你一無反顧開始創業前要思考的

什麼是生醫創業家精神(bioentrepreneur)?

大多數我們對於創業家的印象來自於我們所遇到的人,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好了,記得我第一次遇到一位承認自己是創業家的人是在20幾年前於美國俄亥俄州克理夫蘭網球俱樂部時,在網球俱樂部中有兩個對手常常會在比賽中不守規矩,因為習慣於問問打網球的對手他們的職業,這兩位一位是醫學生,另一位則稱自己為創業家。而我就問他現在正在做些什麼呢?他說他正在“休息”等待下一次創業,那時我心想他會不會是跟黑手黨(Mafia)有關。

當我成為一名創業家時,常常會遇到其他的創業家。這些人最多的特質就是他們通常都很相信自已最終命運(de facto)會成功。其中,我許多的朋友放棄他們在大型企業高薪的工作打算自己出來創業並且靠自己累積財富。遺憾地大多數這些人賣掉他們的子、借用孩子大學教育基金、直到剩下小豬撲滿的錢而徒勞無功,更別提當初他們的夢想。一位我認識的創投家用一句話總結這樣的特質:「大多數的創業家是騙子或是瘋子」,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普遍高估他們可以達到夢想的實際能力。

但假如你已經下定決定要創業或是挑戰你的夢想,那麼唯一可以糾正你的就是你實行過程中的真實生命體驗。我個人在行銷生醫專利發明、募資和觀禮公司的經驗,和關於一位理想生技創業家需具備的條件或許可以讓你用來評估你是否適合這樣的工作。

市場變化

在1980年代早期,許多生技公司的創業者都是源自於學術單位,因為他們是唯一知道什麼是生物科技的人。他們領者低薪在資源匱乏下努力募資,並且擁有他們創立的公司很大一部分的股權。

這時代背景下的生技創業家通常是商業投資者很好的標的。在1980時,我記得我第一次參與生技商業會議。我跟一位年輕的助理教授坐在同一個午餐桌,他旁邊坐了一位投資者(“finder”)聲稱手頭有很多現金。他對那位年輕的助理教授說:『我願意給你2-3百萬美元成立任何一家公司奠基在你學術研究成果上,只要公司的名稱有”基因“或是”生技“兩個字』。

   雖然這種天上掉下來式的投資方式大多是場騙局,實際上商業投資者多是希望在前期在公開上市前能用越少資金投入越好,並且盡快公開上市,把市場資金匯聚後快速把投資價值拉高。在那個時代創投資金的投資回報可以在三年達到五到十倍之多,以我之前的案子為例, 初期投資者在University Genetics (UGEN)投下6萬美金在五年後回報360萬美金。這樣的投資回報率在近年來大概只會發生在最近的網路公司。不意外地,這些早期資金不足的生技公司大多沒有生存下來。在1983年,少於30%的生技公司能在初期市場募資下回報風險投資的初期投入,但到了1992年,這比率上升到超過90%。這些生存下來的公司也大多是有創投在後面提供資金。

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市場的洗禮,學術界已經瞭解到他們做為在創新領域的來源之價值。如今他們已經可以面對面各種不同的市場狀況。對比於在1980早期,那時候的教授必須要離開學術界才能領導生技公司。現在你可以留在原本學術界的位子並且將技術授權(out-license)出去。這基本上對教授們在領導其創立的生技公司上沒有風險。在財務上,我還看過一些案子教授要求公司必須保有他們20%或是更高未稀釋股權不管第幾輪募資,雖然還沒看過實際上創投以這樣條件入股的。

更進一步的,許多教授或是研究人員成為像是1980年代早期的”finders“,非常積極在找尋市場機會。幾年前一位教授找我並且跟我說一個新科技創新的想法,且只是個非常前期的想法。我問他假如這科技最後研發不出來的話公司會怎麼樣,他回答:『喔,那我們會讓他到公開市場募資!』

募資上市

募資這件事絕對是生技公司中對於創業家、專業經理人或是創新者最大的考驗。在我的例子中,我放棄持有比較大的股權以保證初期公司在比較資金充足的狀況。在我離開終身職教授職位主持一家生技公司且獲得Allen&Company 26億美元研發上的資金後,第一天上班時迎接我新職位的消息便是市場不景氣,資金暫緩提供。歡迎來到真實的商業世界!!

就像其他創業家想盡辦法讓他們的公司上市,我和Bill Miles跑遍各地去找尋任何我所能找到的投資者去籌措創業的資金。我們大概在三個月裡面安排了超過兩百場一對一與可能投資人間得會面。那些沒有經歷過手頭資金只剩下一個月的人可能無法成為真正合格的創業家。其中最快樂的一天便是我們成功讓University Genetic,Inc(UGEN)上市,然後終於可以不用讓我家人繼續吃糟糕的伙食。

當你成功上市後你才能真正理解到儘管你如何努力的跟你的投資人和市場解釋,他們還是不太知道你們公司在做什麼。惠普投資銀行的Stelios Papadopoulos常常就將市場投資生技公司的行為常常就是在買樂透,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投資的內容是什麼。舉例而言,我常常定期就會去跟我的投資人說明我們公司正在做什麼。儘管我非常努力且這樣經過了四年。有一天我的技術研發總監走進我的辦公室說我的其中一個投資者打電話來。電話裡是一個年長的婦女說他的貓死掉了,身為我們的投資者,她知道我們會繁殖動物、分裂胚胎、和基因轉殖等等,她用很請求的口吻說我們能否幫他們複製她一直保存在冰箱的死貓。

經營管理

開始成為創投社群的一份子後,常常聽到我的合夥人強調“管理、管理還是管理”的重要性。這我相信到今日依舊是創投的不變準則(dogma)。其中,創投的策略便是會派出管理人才參與其投資的早期新創公司的經營。慣例上,這些創投的管理人才都是從製藥業挖角來的人才。為了吸引這些原本在企業裡的高階人才進入創投工作,他們一般都會給予非常高的薪水和薪水獎勵,且不會要求他們也拿出錢來投資這公司。依據我的經驗,這些“厲害”的管理人才通常要花費大概一年到一年半才能清楚公司的技術實際上在做什麼。在The Venture Capital Journal中的期刊還談到這些高科技公司通常從新創團隊到上市前要經歷3.5個CEO。常常有人調侃這些創投的成功到底是選到了對的CEO還是他們在公司出現問題時開除CEO的能力。

在經營實務方面,一個成功的生技公司必須要有兩種技能的人才,第一種是找到可以成功推動公司的創業家,另一種則是能成功管理年輕公司的管理者。在我觀點下,在美國只有不超過半打的優秀生技創業家以及大約一打的“明星”管理人才。雖然找到優秀的人才對於大多數的創投來說是不容易的,但對於創投來說他們有一些優勢。第一點,他們可以選擇幫公司設計技術平台和策略,第二點,他們有較佳的財務槓桿,最後,創投不用面對說要開除創業家不適任公司這件事情。

理想的生技創業家

假如你還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話,代表你真的蠻想成為一位生技創業家的。我從我的經驗中提出六點是一位成功生技創業家必須具有的條件,你可以用來評估一下你自己:

1.富有強勢領導魅力且能口條清楚說明未來的計畫

沒有個人魅力及領導力的話其實是不容易吸引投資者的眼光和資金的投入,口齒清楚地說明公司的計畫也是重要的,畢竟有一天你要站在華爾街上個群中說明你的上市計劃。

2.是個非常技巧卓越的管理者

我們常常聽聞優秀的創業家或是投資者組建的團隊人才不一定是最優異的,因為保有團隊的最佳管理,相反地,一群才華洋溢的團隊常常是不好管理的。很明顯地,團隊合作技能是重要的。我們常常拒絕很多公司裏頭創立者是自我良好不易合作的人。

3.擁有此領域的關鍵知識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特質。相對於公司的管理是相對容易調整的,但技術研發能力卻是不容易的。因此,近年來優秀的管理者通常有良好的技術背景且保握住公司的關鍵技術。

4.必須活力充沛且自我驅動力十足

我想我們都很羨慕那些能每週工作一百小時的人、午餐時慢跑五公里永遠精力充沛的人。這是非常清楚的創業家或是管理人特質。往往創業家都必須承擔來自投資方的高壓力。在這種高度壓力下,很多人往往會因此走偏門,修改產品報告或是製造假的銷售數據等等,很多創業家最後進入精神療養所(Minimum Security Facility)因為精神耗弱。

5.擁有良好的領導能力

在我們知道的很多領導技能中,很難說哪種領導技能是創業家最需要的。至少像是樂隊指揮(impresario)的角色多少接近一點創業家扮演的角色,在我面試許多CE0s可能人選時,我最常犯做錯的就是在與那些有顧問背景的人,他們常常在面試時令人感覺良好,主要是他們知道我想要聽什麼,但他們常常缺乏實務經驗。

6.擁有良好的過去紀錄

過去的成功不代表未來的成功,但至少是個不錯的參考,尤其是與過去有一起工作過的夥伴。有一件很重要的實情就是在一個領域的成功往往不是在另一個領域成功的需要條件。但至少這些優良記錄在募資的時候會比較順利。

文章翻譯自Alan Walton, Some Thoughs on BioentrepreneurshipsNature Biotechnology ,1998, copyright to Nature Publish Group, License Number:3724610499481  link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