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想去這會議
認識華大基因這個組織,是在2013年的時候,參加台灣醫學年會時,蕭勝文醫師關於NIPT(Non Invasive Prenatal Test)的報告,講到Denis Lu利用次世代定序,從母親的血液中定序出胎兒完整的序列時,蕭醫師提到次世代定序技術的同時,提到華大基因跟世界定序機器大廠Illumina買了120多台機器,一躍成為全世界有最多定序機器的公司,從那時候開始對基因體以及華大引生出濃厚的興趣,在醫院裡常常會問所跟的主治醫師這方面的訊息,但往往主治們不太在乎這個,或是不了解可能會對臨床的影響,但可以利用次世代定序從母親的血液中定序出胎兒完整的序列,這概念在我腦海中衝擊很大,便從此開始關注華大基因的新聞。很想親眼看看這個組織是如何做到的。
在出發前其實聽聞很多關於華大近期的消息,比如高層紛紛離開,想說這一趟會不會因此不值得,畢竟要投資時間在未來會出現的事物上,但百聞不如一見,就衝動地註冊了第十屆國際基因組會議ICG-10,會議主辦單位就是華大基因,地點在深圳最繁榮的福田區會展中心的香格里拉國際大酒店,旁邊咖啡店的一杯黑咖啡要價新台幣100多元,會議就舉辦在酒店裡的宴客廳,氣氛和場地都很舒適,最重要的是有免費的wifi。
關於深圳
會議所在地:深圳,其實是另一個吸引我去參加的原因,很想看看這城市的面貌,聽聞其在電子零件的製造上的地位被稱作世界工廠,實際抵達的時候,是能感受到深圳這個城市非常的具有活力,商業氣氛濃厚,但商業操作沒到很細緻的階段,整體給人一種擁擠,四處商場林立的印象,在吃晚飯的時候,仔細計算一家連鎖中式快餐店,同樣大小的店面在台灣大概只需要三位工作人員,而這邊內場外場工作人員合計竟高達15位,不難想像這邊人口密集的程度,空氣污染是另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尤其是去到華強北的電子商場,人滿為患,販售的電子零件數量非常多,賣手機個是零件都可以獨自成為一個櫃,有專賣插頭座、專賣螢幕保護貼等等,但賣場擁擠,眼睛因空氣刺激感到不舒服,路邊就有在賣便宜的四軸飛行器等新潮玩意,(可惜沒有太多時間去觀察,主要都花在會議的聆聽上),但幾個捷運站的會展中心,格局是世界級的,高樓大廈的建築很壯觀,空間上的規劃可以感受到是有思考過的,巨大的商業賣場消費人口驚人,另一方面,地區性消費金額差異很大,像會展中心的飲食消費就如同歐美國家,不算便宜。
會議內容
議程從10/22到25總共四天,上午的演講是plenary agenda,所以會集中在大會議廳,下午則是同步有三到五個同步議程,主題有從特別講題(國際組織廣告、研討會宣傳、華大產品發佈、華大新合作案發布、基因相關研究案的宣傳、基因定序機器或演算法相關公司或創辦人講題)、雲端運算與基因體分析、癌症、臨床基因定序、講者有很大一部分是跟華大基因有合作關係的教授,大概30%左右的講題不太吸引人或是不精彩,有時得很努力地擠才知道要寫些什麼筆記。其中在10/24下午有安排參觀華大基因與中國基因庫的行程,主要就是搭車過去中國基因庫的施工現場和鹽田華大總部,不過大抵看到華大總部的“軍備庫”和未來中國基因庫的藍圖。中午大會有提供簡單像是三明治或米飯便當(搶不太到便當),且餐點發放的地方就是各家廠商進駐點,從Nature編輯群到各定序大廠或應用廠商,為數不多。
心得綱要
- 對於華大基因未來走向與組織的了解
(B10K、 法醫鑑定、Revolocity™ Sequencing System、BGISEQ-500、BGI online) - 基因定序技術目前趨勢
(BioNano、PacioBio、Complete Genomic、10xGenomics) - 癌症基因體學研究趨勢
(尤其利用single cell analysis在解釋cancer stem cell stemness表觀遺傳學變化的概念) - 中國目前基因體學研究的氛圍(其實,少部分有能力做基因體分析,但少數華大合作的案子蠻不錯)
- 中國在個人雲段基因體的商業氛圍和前景
(阿里雲、Intel、華大、GeneDocK、Seven Bridge Genomics(美國)、Data4cure) - 基因體資料在倫理上的問題以及台灣基因庫的問題
- 加拿大、新加坡、北歐、英國的代謝體或是資料庫的趨勢
- 基因體在臨床上的整合問題(其實各國都有鴻溝存在)
就是从此与GeneDock结缘的。
而且来了北京之后应该就对深圳的空气感到欣慰了吧。
讚Liked by 1 person
被焕威大大發現了!哈哈!從那時開始就關注者!
剛好七八月時的北京有陽光的感覺還不錯!深圳華強北的空氣挺糟的!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