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從小工到專家 第二章 注重實效的途徑

原文: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

這時代很多領域都開始需要會寫程式來幫助其提高工作效率,已經不限於本科“計算機科學”的人了,而寫程式過了第一關基本語法的學習後,後多時候就是要培養好的思惟架構和技巧,如何讓自己在寫程式這件事情上事半功倍,絕對很重要。

這章提到如何提升編成效率的原則可以由下面的這句話總結:

“假如你做了,那麼你往後的效率會越來越好,因為…你沒有留給自己爛攤子,並且為自己的未來打造好的工具。”

兩個提升編成效率的要點分別是:

1. 不要重複 Don’t Repeat Yourself幫未來的自己打造好工具

2. 代碼的正交性(沒有給自己留爛攤子)

第一個提升自己編成效能的重點:不要重複
由不同脈絡下的重複行為來分類:

DRY:Don’t repeat yourself

a. 強加的重複 Imposed duplication

多多利用Snippet
常常我們在撰寫代碼或是分析時候,都會編著一些基本架構,像是日期、誰編的、分類等等,重複性的敘述,這邊往往可以藉由編寫簡單的過濾器、或是代碼生成器就可以解決。
           另外,編譯器都可以設定snippet等,第一手解決很多重複撰寫的問題。

文檔與代碼
          代碼的註解能精簡就精簡,不要註解很“簡單”的代碼。

b. 無意的重複 Inadvertent duplication

這邊指得是代碼撰寫時“設計”不良,所造成的重複,或是data model設計不好,造成後續引用或是修改時候會重複的緩存數據。
c. 無奈的重複 Impatient duplication

“欲速則不達時”我們就會把很多該參數化的代碼混過去,這樣造成後面無法簡單的去引用。
d. 開發者之間的重複 Interdeveloper duplication

在團隊合作開發時,要是沒有很好的策劃,容易重複開發“功能一樣”的模塊,這時候就會浪費時間。

第二個提升自己編成效能的要點:考慮代碼間的正交性

Eliminate effects between unrelated things

這點蠻好理解的,要撰寫的模塊之間彼此獨立,優點可以提高“往後”的生產效率,和降低開發風險,有一些小細節是可以注意的:

  1. 從一開始的設計就要抱持者layer by layer的概念
  2. 謹慎地挑選要引入的技術或是工具
  3. 讓代碼解離
  4. 避免全局數據的使用
  5. 模塊測試
  6. 文檔的撰寫(當你為代碼模塊撰寫文檔,要是這些文檔能輕易的單獨閱讀,當然代表這些代碼模塊之間是獨立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