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在Nature 2017 10月號的,很驚訝的是在科學網就有人翻譯成中文了不富裕国家癌症防治新技术可能得不偿失,翻得相當好,連標題都抓到核心重點。
這篇文章是由Richard Sullivan是英國國王學院癌症教授,C. S. Pramesh是印度塔紀念中心胸外科教授,Christopher M. Booth是加拿大皇后大學癌症研究所教授和首席研究員。他們皆為參與多年國家癌症計畫的資深科學家,整篇文章其實是從務實面來看待癌症的治療如何經濟實惠,而非多花費幾百萬延長幾個月生命,其中關鍵論點有兩個:
第一點:癌症相關的照護問題會越來越重要,因為人口老化、人口增加和生活習慣的產生,癌症相對於其他疾病所佔的比率必定會增加,第二點:治療癌症的費用支出必須作為重要考量。目前隨者各地區人口老化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且不同地區的癌症類型及癒後的差異,大多數的地區所擁有的醫療資源遠不及發展出新癌症治療發展的地區,而直接採用這些最新的癌症治療方式,對於這些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通常無法提高病人的生存機率。
要改善這些問題,必須扭轉一味追求最新癌症治療方法的心態,理解目前自己所在地區的醫療現況,多投入資源再提高人們的知預防知識、癌症篩檢和圍繞在癌症治療相關照護面的人力教育。
閱讀參考:
Look beyond technology in cancer care. Nature. Sep 21. 549(7672):32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