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umor-Suppressor Genes

Tumor-suppressor genes其所轉譯出的蛋白質主要有三種功能存在:

  1. 其產生的蛋白質本身屬於細胞proliferation的機制中,但原本功能可能是減慢這個proliferation的速度
  2. 其本身為cell-cycle的檢查點調控的一部份
  3. 其本身跟細胞DNA損傷的修復或是細胞正常凋亡有關

那要如何研究此類的基因呢?相對於oncogen通常是顯性遺傳,tumor-suppressor genes則為隱性的alleles。所以兩個對偶基因都要有缺損才會造成疾病,而傳統上找尋tumor-suppressor genes可藉由分析特定的家族遺傳癌症來研究。

Retinoblastoma的研究歷史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常這類病人可以在13q14發現缺失片段,RB則被用來代表這個tumor-suppressor基因,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在細胞層次來說,RB-是隱性的,但在organism level卻表現出顯性的遺傳模式,目前解釋是某種rare event造成原本已經為RB-/RB+的另一個原本沒有缺損的RB gene被knock out,造成loss 0f heterozygosity。這種Retinoblastoma通常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有家族病史,另一種沒有家族病史,兩種的分子機制可能不同。

其他tumor-suppressor genes

  • Rb
    • 其為cell-cycle中的E2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hibitor
  • p53
    • 為G1-S的檢查點之重要角色
  • HNPCC(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 此類大腸癌主要為chr2上的MSH2或是chr3上的MLH1有缺損造成,這些基因都跟DNA mismatch後的修復有關

如何找尋oncogenic mutation

閱讀Genetics: From Genes to Genomes, 5th edition 5th Edition by Leland H. Hartwell (Author), Michael L. Goldberg (Author), Janice A. Fischer (Author), Leroy Hood (Author), Charles F. Aquadro (Author)

如同上一篇所言,細胞癌化其實有兩類型的突變:oncogenes和tumor-suppressor genes,剛好是從相反的角度影響細胞的功能,大部分的細胞都是累積不同類的突變,慢慢轉變成癌細胞的,這篇來討論一下,科學家是如何找尋oncogenic mutation的呢?是哪種突變造成proto-oncogenes轉變成oncogenes的呢?oncogenes的突變是如何影響細胞癌化的?

目前找尋到oncogenes的實驗設計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利用tumor virus,利用retrovirus將特定的cDNA嵌入目標的基因體中,再來研究其對細胞的生理影響,比如將可能的proto-oncogenes基因序列送入宿主基因體中,或是將想要表達的proto-oncogen或oncogen序列放入病毒基因體中enhancer或promoter的下游區段,使其在宿主中表達,另一種方式則是將病毒這段enhancer或是promoter的區段嵌入宿主可能的proto-oncogen或是oncogene的序列上游,觀察這些變化對細胞的影響,藉此來辨認oncogenes的正確序列位置。

另一種方式則是使用transformation assay,將癌細胞的DNA分離出來加到正常細胞株中,使正常細胞吸收那些癌細胞的DNA序列,看哪些正常細胞會因此影響,在看其是被哪些癌細胞的基因變段所影響藉此來尋找oncogenes,Alu sequence就是因此被找到的!

以下為三種目前被發現的oncogens:

Ras:其點突變造成其一直停留在GTP-actived form

c-Abl:在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中被發現染色體9和染色體22上的c-Abl和bcr兩個基因互相交換,因此產生fusion gene,此fusion gene轉譯出的蛋白質為一種protein tyrosin kinase,但其不受調控

Her2:其本為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突變後變成over-expression 的狀態,不需要有growth factor的存在就能被激活

兩類主要癌化突變:oncogenes和tumor-suppressor genes

閱讀Genetics: From Genes to Genomes, 5th edition 5th Edition by Leland H. Hartwell (Author), Michael L. Goldberg (Author), Janice A. Fischer (Author), Leroy Hood (Author), Charles F. Aquadro (Author)

突變是如何造成細胞癌化的(一)

oncogenes和tumor-suppressor genes為兩類最主要造成細胞癌化的兩種突變基因類型

簡單來說,癌症基因在這先定義為造成細胞不受控制演變成癌細胞之突變的alleles,而這類的可以分成兩類:oncogenes、tumor-suppressor genes。oncogenes為突變的alleles,其主要是“顯性”地刺激癌細胞生長,在diploid的狀態下,單一alleles突變其實就可以造成細胞展現cancer-related phenotypes,其為gain-of-function mutation.而tumor-suppressor genes則是“隱性地”會使細胞癌化,為loss-of-function mutation,以汽車的踏板來譬喻,oncogenes是汽車的加油踏板出現問題,另一方面,tumor-suppressor genes則是汽車的煞車踏板出現問題。

癌症基因體閱讀心得(一)

閱讀Genetics: From Genes to Genomes, 5th edition 5th Edition by Leland H. Hartwell (Author), Michael L. Goldberg (Author), Janice A. Fischer (Author), Leroy Hood (Author), Charles F. Aquadro (Author)

 

簡單來說,癌細胞就是突破了一般細胞生長的限制,正常細胞會有以下的機制去制衡其生長:

  1. contact inhibition
    正常細胞彼此有接觸後,就會停止,在cell line中長成monolayer,而癌細胞則不會受限制,會形成所謂的transformed loci
  2. apoptosis
    大部分的細胞在受損後,假如無法修復其基因的改變,就會執行自我凋亡,但癌細胞不會,即使其基因序列已經突變,無法修復,其依舊繼續存活者
  3. autocrine stimulation
    正常細胞在沒有接受外界刺激時,其不會proliferation,但癌細胞會分泌自我刺激的激素來活化自己分化或是複製

細胞的癌化

細胞累積了一定量的突變才轉化為癌細胞,對照流行病學,年齡增長和癌症發作比率同為正相關,這樣的解釋蠻合理的,分子層面來看,這些突變可能是來自於基因中特定的strands,慢慢累積成不同的clones,而癌細胞有兩個特色:prolifereation rate上升加上癌細胞genomic instability,整個為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