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開放、多元的科學自造時代

如何創造一個願意探索、分享和動手實作的社群,是一個很有意義也充滿挑戰的事情,而這樣的社群在未來對於孕育新的人才和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如今很多有趣的進展和技術都是藉由不同領域的人互相切磋討論而展開的。如中研院物理所江宏仁老師創辦的科學Make臉書群組,是台灣很有活力的一個科研社群,以顯微鏡觀察為主,從開發手機顯微鏡的套件,搭配群眾捐款的方式,算是可自給自足的生態圈,在其中感受到江老師對其之後的發展有一定的想像,非常期待。而單就討論生物科技相關議題的社群,如The Investigator Taiwan,也聚集一群熱愛科學的朋友。

跨越學術的藩籬,興趣驅動的群體

這時代對於領域的劃分越來越薄弱,只要你對於某件事情有興趣,一定的耕耘下其實都有機會能參與其中,免費的學習資源和世界各地的同好分享非常豐沛,其實只要能上網,對英文閱讀的能力尚可,基本上都能取得相關想了解的資訊,除此之外,社會環境的改變,普遍更好的社經條件也讓部分人有多餘的心力可以投入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之活動,很多科學儀器和實驗的門檻不段降低,不論是花費和其中的操作細節都能較以前用較少成本取得。

圖片來自Science雜誌的文章 Community science: Not just a hobby

在2019年8月刊登在科學雜誌的文章:社區科學-不只是興趣,裡面提到以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主辦的Global Community Bio Summit ,描述這一個新興的趨勢,把以往只鎖在學術殿堂裡的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打開成全民可參與的一個舞台,麻省理工學院社群生命科學技術計畫的負責人David Kong描述這個希望能進一步打造全球生命科學熱愛者社群的努力,這個社群其實本身就是非常多樣性,其中有DIY Biologist、Community Biologist、Biohackers、Biomakers等等,每年一次的會議將這群人聚集一起互相分享,這邊是他們2019年的議程,可以由此一窺他們都在討論些甚麼。

David Kong在2017年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Open-source, community-driven microfluidics with Metafluidics的文章,其創立了一個微流體設計分享平台Metafluidics,也描述了一個框架,在不同層次裡分享相關資訊以及已知的平台:

figure1
Figure 1 from Nature Biotechnology 35, 523 – 529(2017)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類創新的機會慢慢從純粹軟體、電機轉移到生物科技,這個以往認為一定要很大資本才能有所發揮的地方。隨著許多基本分子生物學研究需要的儀器都有開源版本後,這個門檻正在逐漸降低,比如OpenPCRPocketPCR,相信可見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尋者自己的好奇心,用更開放的心胸來探索這世界以及與其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