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 如何思考

這篇是分享閱讀Paul Graham十一月的文章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沒聽過Paul Graham的人也可以趁機了解一下,他算是矽谷創業圈的老前輩,創辦的Y Combinator是目前很重要的一個美國新創孵育器。他本身會把自己的小散文貼在一個簡單的網站來分享,文字都相當的淺顯和易懂,看得出來是非常厲害的寫手。

這篇文章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其實想表達的東西很簡單,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以及怎樣的特質能保持獨立思考的特性(Independent-mindedness),文中很簡單地提到三個重要的特點,且彼此可以互相加強:

  • 對於事實的吹毛球疵 fastidiousness about truth
  • 不易被說服該如何想 resistance to being told what to think
  • 好奇心 curiosity

保持獨立思考這件事,不是在唱高調,而是很多職業生存的基本要求。科學家,假如都跟同儕想一樣的事情,那麼不會有什麼新的產出; 投資家,假如都跟市場想的一模一樣,那麼能賺取的利潤會相當有限,甚至進一步對於創業家來說,你認為有趣的點子在當時大家也都認同的話,鐵定已經有公司創立了,最好是你的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熟悉的,甚至覺得不太對,但你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那麼就會有機會。

獨立思維(Indenpendent-mindedness)和從眾思維(Conventional-mindedness)

傳統的教育其實本質上是不鼓勵獨立思維的人,因為往往使用譬如分數來最為排序跟評判的工具,因此在傳統教育中,從小一路領先的人往往會自覺得是所謂具備獨立思維的人,但實際上往往相反,所以有從眾思維的人往往覺得自己是具有獨立思維的人,反之,具有獨立思維的人其實常常怕自己其實是具有從眾思維的,也因此種狀況在職場上會觀察到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這個效應是在描述所謂的“傻瓜認為自己是明智的,而聰明的人認為自己是個傻瓜”。

如何讓你自己具有獨立思維?

雖然作者認為獨立思維比較偏向於是天生的特質,但不代表是不能去加強的,比如不去注意當前主流的想法是什麼,雖然不去關注主流的想法和資訊會讓人感到痛苦的事情,再來則是結交具有獨立思維的人。當你察覺到一個環境讓你有重回到學生時代的感受,那麼有可能就是處在一個從眾思維的團體之中(不過,可能要看是怎樣的高中吧xd),可以盡量去接觸各式各樣的人,或是地方,甚至去旅行到一個不一樣的地方與當地人交流,都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簡單一點的話,可以閱讀歷史,從中取得一些不同的觀點來看這世界。

YC合夥人賈里德.傅利曼: 未來十年,生技創業將跟創辦軟體公司一樣容易

不知道是否是閱讀太多跟儀器開源和生物自造的文章,慢慢的也感受到很多生物科技的進入門檻,比想像中的低,最近閱讀到一篇在YC合夥人賈里德.傅利曼(Jared Friedman)的文章How Biotech Startup Funding Will Change in the Next 10 Years也從某種程度在驗證這個想法。

這篇文章的作者賈里德.傅利曼(Jared Friedman)也是之前YC投資的創辦人,目前則是在YC擔任合夥人,幫助創業者來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

生技領域的資金運作變化

這篇文章的起頭是在描述創投在投資生技業以及大部分生技公司募資和創立的變化,雖然現今的生技創業之模式,為所謂的資本主導模式,也就是資本方有了幾個覺得可行的商業想法,便去找信任的職業經理人或是在創投的駐點創業家來運營,通常都需要大約億元以上的起始資金來啟動公司,如今在YC所投資的生技公司,慢慢有了轉變,新的創業架構有了不一樣的方式,可以用大概300萬左右的初始成本便能進行產品的開發。

生技領域的開發門檻降低

而能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提供生技公司的研發配套服務,生技公司不需要在初始就投入太多的設備成本,即能開始發展,比如像是Science Exchange平台,提供各式各樣的生醫研發之外包服務,QuartzHappiLabs兩間公司想要幫忙解決最耗費人力和心思的實驗室器材和試劑管理,也有如Opentron這樣的公司提供相對便宜的自動化移液設備,甚至有一間公司Strateos,讓生物學家變成直接使用他們的雲端平台,便能讓自動化機台來做相關的測試和開發。

Cloud Robotic Lab, Picture from Strateos website

除了讓開發成本變得更低外,法規、專利和臨床試驗是生醫領域創業的另外一個門檻,但如今像是Cognition IP將專利佈局的成本變得很低,Enzyme這間公司則是幫你處理遞交FDA相關申請的雲端文件系統。

YC的扶植案例: ShasqiAthelas

在2015年的時候,一位美國醫師Jose Mejia Oneto離開骨科住院醫師訓練,想創辦一間想發展精準化療藥物的公司,他加入YC的時候,連成功的動物模型試驗都沒有,利用YC的啟動資金,他才開始執行老鼠的乳癌模型來驗證他的想法是否可行,另外一間公司Athelas,創辦人則是還在大學時就開始發展,其用大約120萬元的資金便建立第一個可行的原型,在YC的時候,便執行了一個約350人的試驗,取得相當不錯的結果,如今這個產品已經獲得FDA的核可。

逐步募資相對於一次性募資

相對於過去,如今的啟動成本相對低廉,在YC也看到越來越多的生技公司創辦人是博士後或是研究生,而非傳統的創投背景人士來創辦,如今生技創業領域的創投也開始轉變其投資模式,可以預期現在才是生技領域投資的初始階段,未來相關的資本熱錢會越來越多。

延伸

賈里德.傅利曼(Jared Friedman)在其2019年在YC Startup school時給予一個演講 Advice for hard-tech and biotech founders,內容也相當精采,鼓勵人一開始便選擇一個困難進入的題目,其中也有談論其想法和相關的建議。